苗苗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春秋大领主 > 第713章:天不生我阴武,万古如长夜
  吕武是赵武的姐夫。

  士匄还是赵武的大舅子呢。

  联姻关系能够避免的只会是小事,关乎到大事一点屁用都很难起到作用。

  “范氏乃是强族。我即便愿助力于你,阴氏折损如何定数?”吕武不是为了讲难听话,只是在讲述一件事实。

  赵武不明白吗?他太明白了。

  有些人吧?他们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和需要来作为出发点,自己的目标达成,哪管谁会是什么样的下场,偏偏在事后还会去讽刺某某谁的智商着实太低。

  赵武可能没有上面讲的那么恶劣,不过对他们这种贵族来说,情面什么的都是次要,真要只顾情面不讲利益,哪个家族又能落个好?或者说,都是一大家子怎么能够这么任性!

  一旦阴氏以武力介入,赵氏能负担起阴氏的损失吗?而会有什么结果很难在事前有个准求的判断。

  所以,凭什么阴氏要去入场,就只因为赵武是吕武的小舅子???

  当然,吕武不能让赵武彻底绝望,说道:“你若愿赠‘温’予范氏,我可再寻中军佐。”

  这下好了吧?白白失去一块富裕肥美的封邑,毛都得不到一根。

  不要说“温”那边已经开打,战况是范氏在野外击败赵氏,进入到攻城战阶段。

  吕武去找士匄还不一定能平息交战,哪怕士匄同意罢战,赵氏这一波完全就是一个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局面,往后赵氏在国内外就别想有什么逼格可言了。

  一句话让赵武的脸色变得惨白。

  只是吧?能够和平罢战已经是赵氏目前能够得到的止损方式,远比战败的下场要好很多了。

  如果是赵氏战败乞降,以为光是交出“温”就完事了吗?范氏势必还会从赵氏身上割肉,以晋国内部的习俗约定,赵武领导下的赵氏也将沦为范氏的附庸。

  “我有一言。”吕武不是为了打击赵武,不得不讲在前头,说道:“中军佐若是不允,抑或愿罢战再掠赵氏封邑,我不可再多纠缠。”

  赵武又不是傻子,哪里不懂那种道理。

  要说有什么怨怼吧?赵武还真无法埋怨到吕武身上,吕武这一次愿意当说客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,赵武再奢求更多就是完全没有逼数。

  “旦夕之间,我复厉公境况。”赵武很是落寞地想道。

  晋厉公在位期间,赵武还没有从母亲那里获得大量的遗产。

  赵氏的旧地,也就是后来被称呼为“杨”的地盘,内乱期间早就被打得稀巴烂了。这个也是赵武愿意拿出来跟阴氏置换“温”的主要原因。

  获得“温”的赵氏一下子有要恢复兴旺的趋势,可以想象“温”到底被郤至经营成何等模样。

  包括赵武和其余的外人看来,拿“温”换“杨”的吕武真心是太照顾自己那个小舅子了。

  实际上,不管是被称呼为“赵”地还是“杨”地,这一块地盘从经济角度和农业开发的质量上来讲真的不怎么样,也就吕武这种从战略需要角度出发的人才会觉得很香。

  吕武只是将赵武送到室外,没有送到家门外。

  后面,㜔嬴小心翼翼地过来赔罪。

  如果吕武是一个“土生土长”的春秋人,哪怕不从重处罚㜔嬴,也要狠狠地训斥一顿。

  关键吕武还没有完全被春秋时代所同化,再来是觉得平时亏欠后宅甚多,装作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,轻轻地揭过了。

  吕武对㜔嬴是这样,对魏晗也会是相同的处理方式。

  当然,也就是一个下不为例的界线,再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。

  至于说阴氏后宅弄权什么?吕武说什么也不会放任。

  晋国有头有脸的人物全被吕武召唤来到“新田”,他们却是一次都没有聚首,有的只是少数人私下的交流或进行肮脏的交易。

  聚而不议当然是一种很高明手段,各家的头头脑脑都到“新田”来了,私军失去家主的指挥打起来会相对克制一些。这个并不是开玩笑,家主不在场进行灭门在当前是一种“于礼不合”的行为,一旦战败方躲进自家祭奉祖宗排位的庙里,不是谁都有够资格下令攻进去的。

  晋国的内乱在持续,国外也是风波渐起。

  第一个发生大事的是卫国。

  前几年卫衎遭到国人驱逐,他第一个逃亡的国家是鲁国,然而鲁国君臣拒不接纳,后面跑到了齐国。

  遭到晋国肢解的齐国当然是大不如前,要说影响力全面退散则是不至于,齐桓公……或者说管仲给齐国留下的余萌多少有一些。

  这一次在齐国的奔走之下,卫国内部有一部分贵族发出请回卫衎的呼声,搞得现任卫君卫秋很难做人。

  卫君卫秋并不是卫衎的子嗣,他是卫衎的堂弟来着。

  也就是说,卫衎和卫秋有同一个爷爷,父亲却不是同一个人。

  某种程度上来讲,源于卫秋和卫衎的父亲不是同一个人,整得卫秋坐上君位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,尤其是卫衎只是遭到驱逐并没有薨逝。

  卫国先是出现请回卫衎的呼声,后面不是晋国爆发内乱了吗?卫国不但被晋国殴打几次,大河以北的城邑还被割夺,他们不怨恨晋国才是怪事。

  之前是晋国看上去根本惹不起,眼看晋国爆发大乱,是不是该将面对晋国表现得像个孙子的卫秋赶下君位,迎回敢于正面跟晋国刚的卫衎,谋求夺回大河以北的城邑,哪怕是继仍然招惹不起晋国,是不是能找鲁国开刀的呀?

  而一旦卫衎归国,卫国还真有现成的借口去讨伐鲁国,理由是鲁国拒绝卫衎很合理的庇护请求,别说卫国现在跟鲁国和曹国处在战争状态。

  打从事实上来看,鲁国先是拒绝庇护鄅君,后面又拒绝庇护卫衎,表现出的那种满口仁义道德,实际上蝇营狗苟的嘴脸,不知道让各诸侯有多么感到恶心了。

  如果不是晋国硬要庇护鲁国,鲁国又没有周王室给予的特殊定位,信不信周边的国家早就联合起来将这货给灭了?

  所以,拳头伤人也就那样,动辄嘴贱才是最可恨,亘古至今就是一个不会变的真理呀!

  作为元戎的吕武不光要看着自己的家族,还要关注晋国各家族,连国外诸侯都要盯着,充分体会到了身居高位的不容易。

  有德无才而窃居高位必有祸事,同样是一个真理。

  有了诸多成就的吕武当然是一个有德的人,要说能力方面的话,不管别人是怎么看,他自己只觉得比较一般般。

  不是凡尔赛,也不是自谦,一身神力是老天爷的赏赐,办成了那么多事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成就,换作一个种花家体制内的人,又或是真正双商高绝的人,一定会比吕武玩得更漂亮。

  现在晋国这边负责卫国邦交的“卿”是中行吴,他被吕武召唤到家中。

  “如卫先君归国,我将如何?”吕武问的是最不想看到的局面。

  其实,不能说现任的卫君卫秋是晋国扶持起来,晋国有那个能力却不会去做。

  卫君卫秋原先在国内名声不差,卫国驱逐了卫衎之后,举行了一种很古老的共议,推举卫秋接任君位。

  以为卫秋愿意丢掉大河以北的城邑吗?又或者说,当他愿意当晋国的一条狗吗?还不是情势逼人啊!

  看看鲁国一再吃败仗却一直在开疆辟土,谁要攻打鲁国都要事先取得晋国的同意。

  所以,鲁国当晋国一条狗有什么不好的?多少诸侯想当晋国的忠狗,晋国还不要呢!

  现在的中行吴没有多少精力去关注卫国的事情,其中还必然会将齐国给牵连进去,处理起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,又要进行多少细节上的操作。

  “我将派人往卫国警告师曹。”中行吴答道。

  这个“师曹”是谁?他是卫衎的一名乐师,曾经因为教导卫衎的嬖妾学琴,被责打三百鞭。

  目前师曹跳得很欢,不知道是想逼死卫衎,还是被打出了感情,真要将卫衎重新接回卫国。

  春秋时代的乐师地位并不低,有相当多的乐师还很喜欢搞事情,一般是作为某国国君的“卧龙凤雏”角色,利用亲近关系来蛊惑国君,有些人成功华丽转身变成重臣,更多下场并不美好。

  吕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,说道:“荀氏、中行氏需调兵西向。”

  魏氏的主要封邑集中在晋国的西境,东边只能算是次要封邑。

  当前,魏氏在西边扛住了韩氏和智氏的进攻,有点要反攻倒算的趋势;魏氏东境的城邑则是在荀氏和中行氏私军的打击下,以一种很快的速度在沦陷。

  “这……”中行吴肯定不乐意,拒绝又不敢。

  吕武为什么要将魏氏、荀氏(中行氏)和赵氏安排到晋国东境去?里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让魏氏将重心转移过去。

  现在要不要打死魏氏尚算不确定,韩氏和智氏联合起来扛不住魏氏,单独让荀氏和中行氏占尽便宜,不但不附合阴氏的利益,可别搞得最后赔进去了智氏和韩氏。

  中行吴当然知道西境的战况,有没有埋怨韩氏和智氏的不中用就不清楚了。

  他拖了一个很长的尾音,眼见吕武没有改主意的迹象,答道:“愿从元戎安排。”

  “非也。”吕武很严肃地说道:“智氏乃是荀氏小宗,你为荀氏之主,焉能不救?”

  操!(一种运动)

  一点便宜都不给占啊?

  偏偏中行吴又无话可说。

  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