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苗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振奋新明 > 第三十九章 第二次反围剿:铁瓷兄弟要打延安城
  确定了方向,李振新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。从山区跳出去,然后在这一代搞些事情出来,不求战果有多辉煌,但一定要弄出点声响出来。那就先去延川城看看有没有机会。

  找了个熟悉地形的士兵带路,全军武装急行军在山区走了半天之后就直往延川城方向插了过去,要说武装行军速度,目前的这支队伍怎么着也能排得上号,傍晚时分已经能够看见延川城的样子。

  安排了三个机灵的士官去查看一下城里的防守情况,其他人就地休整,李振新的打算是如果今天晚上有机会,就直接夜袭县城,没有机会再说。

  打探情况的人在晚饭时节就回来了,他们说城里的防守情况并不严密,不过还有个意外状况似乎,还有一波人也在探查县城的情况。

  这个时候探查县城的应该不是清军的朋友,那就是友军啊。穿越到现在终于有友军了,李振新还有点小高兴。

  赶紧派人想办法接触到这股友军,不管怎么样人多总是力量大一些,特别是声势会强一些,本来目的就是搞事情的。

  如今天气正好是夏天,有利于野外宿营,而且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带了一个毛毯,这玩意儿在夏天直接铺到地上就能睡觉。等了一个多时辰,接触的人带了消息,确实是一支友军,头领叫久通贺,这都什么名字啊绰号不像绰号名字不像名字的。

  赶紧接待对方过来的联络员。询问了对方的打算,然后李振新建议双方合营合计一下下一步的作战方略。友军的大头领很快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。见到李振新之后就直呼:贺某久闻振川城李铁瓷大当家的威名,今日你我两军合营,定能占的这延川城,把满清鞑子打一个落花流水。

  直到这时候,李振新才知道自己的匪号原来叫李铁瓷,这都什么匪号,简直是丢穿越者的大脸。

  没多客气安排对方人员驻扎以后,分了一些行军粮先让人家吃饱了再说。在简易的行军帐篷里,李振新和久通贺等人商议一下,怎么打延川城的事宜。最后的结果是放弃晚上攻城的打算,现在城里的城门都关了,没有攻城器械,根本就进不了城,等到天亮的时候开了城门,久通贺的人直接混到城门附近,控制住城门,然后骑兵冲进城占城。

  之所以让久通贺的人去控制城门,是因为李振新这边的人都没有剃发,没办法干这件事。分了一顶帐篷让久通贺大当家住进去,剩下的人都露天宿营挨了一晚上。

  第二天攻城计划还挺顺利,突袭非常成功,攻进城的时间连半个时辰都不到。清军并不是没对延川城进行设防,毕竟这里离战区只有一天的路程,进攻振川城的后期基地就在这儿。有一千多清军在这儿布防。

  之所以这么松懈,是因为以往这附近的匪军,是不可能打有主力驻扎的城池的,即使过来打战力也在哪儿放着,清军只要集结完就能砍瓜切菜一样逆推匪兵。然而他们遇到了李振新的部队,装备精良,跑步速度快刚控制住城门,大部队就跑步进城,火枪手榴弹打的飞起,清军一时招架不住就被打散了,纷纷弃城而逃。

  一个时辰之后,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不怎么大的县城。李振新和久通贺商量之后,首先是安排军队轮流休息。昨天晚上很多人都没有休息好。估计接下来等清军反应过来之后,怎么也得一天时间。

  过了中午很多人的精神的缓好了,李振新决定进行下一步计划,先把剿获的后勤物资做一个分配,粮食除了补充行军军粮以外都分给城里的百姓,其他物资除了一些火药以外都给久通贺。李振新对这些物资不怎么看的上眼。而久通贺对李大当家的大度颇为欣赏,不做推辞的就笑纳了。

  分完脏,就该做下一步打算了。李振新的想法是,明天一早就带人出城往延安方向行军。但久通贺觉得好不容易打下了一座县城,怎么着也要守几天再说吧。

  “贺兄啊,目前敌众我寡不宜坐困孤城啊,这里里鞑子的大军太近,咱们还是向延安府行军说不定延安府还有机会哪”李振新必须说服久通贺和自己一道出城,不然把友军留在这个危险的地方说出去不好听啊。

  久通贺想了半天说道:“铁瓷兄弟既然想打延安城,贺某自当奉陪,这样你我两军去打府城有点人势太单,某现在派出人马联络其他义军,咱们陕北的兄弟们都往延安府汇集,一定要让清鞑子看看咱的威风。”

  久通贺这样说,李振新就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打算了,打延安府也就是个幌子,目的是调动围振川城的清军主力。有些事看破不说破,作为一个常年和清军周旋的老油条能不懂吗,而且这老哥还很上道,愿意给李振新添一把火,不得不说李振新这次是欠了陕北义军一个大人情。

  很快久通贺派出报信的人,就奔往了陕北各处陕北义军的老巢,把铁瓷兄弟要打延安城的消息通报给了大家。

  陕北义军闻风而动,一时之间整个陕北大地的反清武装都振奋起来,纷纷向延安方向运动。当然他们也能看透此次军事行动是雷声大雨点小。不过花花轿子众人抬,只要声势搞起来就对抗清大业有利,大家添油加火的事有什么不能干哪。

  当第二天李振新和久通贺带着人从延川县出发,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义军陆续加入,有的大点实力有一两千人,小点的八九百,甚至还有两三百的。两三百的人估计就是一个村子乡党,纯粹是来打秋风的,也就是乘个混趟,参与这种难得一见大事,也是继承陕北前辈们的优良传统。很多年轻的小伙子,都有点兴奋,他们终于和什么闯王之类的看齐了,以后老了也有一波牛可吹了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