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苗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枪声谍影1928 > 第284章 牛角号
此话1出,在场的人们都大吃1惊。
范百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不由连连啧着嘴,自言自语地说:“真想不到,真想不到哪!这······这到底是咋个回事呢?”
范百勤看看耿岩明,又瞅瞅尤林,好象要从他们的脸上,寻出答案来。
李智慧的信,就像在小小的磨房里,点燃了1只爆竹,引起了剧烈的震响,整个磨房里,只听得“吱歧歧”的吸烟声和竹门被风吹得“嘎嘎”作响。
范百勤心乱如麻,脑子里乱糟糟的,像是1锅煮糊了的粥。他百思不解,干脆提出来问大家。
“那天,黄医师给李智慧吃的药,要是有毒,他咋会亲口尝药呢?”
在场的人们你1言,我1语地纷纷议论起来,打破了磨房里短暂的沉静,发出1片“嗡嗡嗡”的声音。人们有的惊愕,有的怀疑,有的气愤。
尤林从座位上站起,信步走到窗前,轻轻地推开磨房的小木窗。顿时,外面的清新空气随着春夜的风,吹了进来,令人头脑焕然1清。屋内的烟雾渐渐地拉成1条长带子,随着气流,向小木窗外飘去。
耿岩明仰起脸,深情地扫视了1下磨房,然后又目光炯炯地望着大家,很有感触地说:“当年,穷帮工们在剿匪土改中,曾经历过多少次激烈复杂的斗争。磨房是历史的见证人。今天,在农业学大寨中,我们面临不少矛盾和斗争。它也提醒我们,不抓阶级斗争不行,不分清路线是非不行。尤林、鲁城,老范哪,你们是掌舵的,得当心暗礁、漩涡啊!”
尤林点点头,领会了今晚在这磨房里开会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。
范百勤咬住了烟杆,1声不吭。
这时,只听身后“嘎啦啦”竹门1阵响动,1个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件东西,走进磨房来。
范百勤闻声转过身,借着淡黄的油灯光1看,进来的正是自己的爱人曾桂芸,心里好生奇怪,不由站起身,劈脸问道:“我们开队委会,你来打什么岔?”
干部们也诧异地望着曾桂芸。
曾桂芸朝范百勤1撇嘴,没有答理他,却微笑着用眼神跟大家打了个无声的招呼,轻捷地1扬手,举起1个小小的油纸包,说:“老耿让我带给大家看1样东西。”
曾桂芸走近蘑盘,把油纸包往板上1放,迅速地打开纸包,里面露出1只牛角。
这就是耿岩明帮曾桂芸烧火时,提醒她拿出来的“传家宝”。
深褐色的弯弯的牛角号,1端系着1根红绳,是范老石同志的遗物。尤林刚来落户那1年,贫下中农对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,讲过反老石同志英勇战斗的故事。现在,他看到桂芸婶把这只牛角号拿到队委会上来,立刻领悟了耿岩明的用意,不由瞅了1眼范百勤。
范百勤看着它,父亲的音容笑貌和那已经逝去的岁月,顿时像汹涌澎湃的浪涛扑进他的胸怀里。父亲尸体的失踪,到今天还没有解开这个谜。
他两手压着膝盖,偏过头去,两眼盯着那只牛角号,脑子里默默地猜测着老耿为什么要叫掌掌她妈把它拿到会场上来,难道这牛角号同今天的事还有什么联系?他不由转过脸去,迷惑不解地望着耿岩明。
耿岩明指指牛角号,激动地说:“这只牛角号,过去老石同志拿着它,吹响过向土匪进攻的号声。今天,在农业学大寨这场战斗中,它提醒我们,号角要长鸣,要发扬过去革命战争年代那么1股劲,踏着先烈的脚印继续前进!”
听了耿岩明的话,尤林走到曾桂芸身边,百感交集地接过牛角号,轻轻抚摸着,心海里掀起阵阵思绪的波涛。
他又1次感到,受了1次深刻的教育。掂量着牛角号,用满怀深情和希望的目光凝视着范百動说道:“我们要把学大寨的号角吹得更响亮!”
范百勤啥也没说,愣愣地望着跳动的油灯火苗,心里充满着复杂的感情。
尤林想了想,凑过头去,小声地同范百勤交谈了几句。
范百勤这才微微点了点头,宣布道:“接下来,我们继续研究农业学大寨的规划,改造葫芦塘的具体办法,以及如何把青年,妇女,老人们更好地组织起来的问题。”
曾桂芸走了,干部们又继续深入地讨论着。
磨房里的灯光亮了很久很久,在沉睡的山寨中,犹如1颗夜明珠,在熠熠闪光······
喧嚣了1天的石旮旯寨子静寂下来了。
圆圆的月亮像1盏天灯,高高地挂在黑黝黝的天幕上,洁白的月光,如水银般倾泻下来,照得寨上光滑的石级路白花花的,照得茂盛的枝叶遮掩着的幢幢瓦房茅屋和连绵起伏的群山,都像披上了1层薄薄的白纱。
这是队委会开过的第2天,正是晚饭后的休息时间,从家家户户的门窗里,传出阵阵轻快的说笑声。老伯妈们在灶屋里洗碗涮锅。
姑娘们在猪圈前点着亮蒿喂潲,小伙子们在堂屋里编簸箕,箩筐。老伯们坐在竹椅子里抽着叶子烟摆龙门阵,年轻的媳妇抱着牙牙学语的娃崽逗笑取乐。
整个寨子,笼罩在恬静,安宁的气氛之中······
座落在堰塘东头的知识青年集体户里,此刻却是静悄俏的,1点声音也没有。
月光斜斜地从窗口照进女寝室,姜晓晖正伏案给驻扎在东海前哨某海军基地的爸爸写信,汇报自己接受再教育的收获体会,决心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。
林元洁坐在床沿边,膝盖上摊着1本针灸穴位书,1手拿着1个塑料人体,1手捏着1枚银针,边看着书,边用银针在塑料人体上点点戳戳,钻研着针灸穴位。
整个寝室中,只有笔在纸上划动的“吵吵”声,和两个姑娘轻微而又均匀的呼吸声。隔壁的男寝室里,也静得出奇。
尤林,石思敏和邓成钢的床,靠着3面墙摆成了1个“门字形,3张床中间放了1只桌子。
桌子上,放满了各式各样的玻璃瓶、竹筒子、铁皮罐、小瓷体······
每1个盛皿里,都装着从葫芦塘里取来的稀泥,只是有的掺了沙子,有的和着黄士,有的加了石灰,有的拌进灶灰······
每种泥浆罐里,高低不1地都长出了嫩绿微黄的芽尖尖。
尤林兴趣浓郁地看着石思敏在桌前做着科学实验,脸上浮起1层由衷的微笑。几年来,为了贯彻毛先生“以粮为纲,全面发展”的方针,石思敏把1颗心全扑在农业科学研究上了。
如今,为了改造葫芦塘的土质,他又在日夜钻研,反复试验,默默地为农业学大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这是多好的战友啊!
邓成钢站在石思敏的身后,发现有1只竹筒里的稀泥中,既没掺沙子也不拌石灰,竹筒下还压着1张纸条,上面写着,待做酸性对比试验。
邓成钢忽然想到了什么,转身就走开了。
1会儿工夫,他兴冲冲地跑回寝室,凑到桌子前,1言不发地举起手里的1只瓶子,就往那只竹简里倒,顿时,1股酸溜溜的气味,钻入了大家的鼻孔里。
石思敏猛回头,1把抓住邓成钢的手,急问道:“小邓,你干啥子?”
邓成钢举举瓶子,指指压在竹筒下的纸条,把头1歪,眨巴眨巴眼,问道:“你不是要做酸性对比试验吗?”
尤林朝邓成钢手上的瓶子1看,原来是从灶房里拿来的1瓶醋,不禁哑然失笑。
石思敏真是哭笑不得,对这个粗心的战友只得摇摇头,轻轻说1声:“你呀,好心帮倒忙。”
邓成钢搔着头皮,“嘿嘿嘿”憨笑了起来。
正在这时,忽然从门外传来1阵急促的脚步声。只见1个人穿过堂屋,直冲进男寝室,人没站定,便急叫了1声:“尤林,快······快去!”
邓成钢定睛1看,气喘吁吁地站在面前的,正是楞小伙子郭胜虎。
尤林见他急得火烧眉毛的样子,十分诧异,忙问:“胜虎,发生了啥事?”
郭胜虎抹了1把头上的汗,急切地说:“刚才我们民兵巡逻,走过寨外坡土,发现集体种植的天麻被挖掉了很多。民兵班长已报告云亮哥去了。”
“集体的天麻被挖掉了?”
尤林有些怀疑,哪个有这么大的胆?他马上又问郭胜虎道:“你们发现有可疑的人吗?”
“没发现。”郭胜虎摇摇头道。
“走,看看去!”凌枫1扬眉,果断地说。
两人的对话被姜晓晖和林元洁听到了,姜晓晖拉了1把林元洁,说声我们也去,就跟着跑出了屋。
6个人沿着上坡的小路,疾速地赶去,他们在坡上碰到了程云亮,“花茨藜”等男女民兵。
在1块阴湿背风的土头上,流水似的月光照亮了培育天麻的地块,好多天麻茎叶被拨在1边,黝黑潮润的泥巴被挖松了,1个坑连着1个坑,这块地里的天麻大部分被挖走了。
“你看!”郭胜虎指着密密的土坑,连声叹着说,“被偷得这么多啊!”
“准是不少人1起偷的。”
“起码有好几背兜呢。”
大家7嘴8舌地议论起来。
这时,“花茨藜”发现地边有两条深深的胶轮车辙印。
大家1辨认,是综合场的车子。
尤林细心地看着地头,思付了1会,说:“这天麻不像是被偷的。你们看,挖得很有计划,有些被踩倒的未成熟的天麻,还给培上了土呢。”
程云亮也看出道道来了,他指指地上,怀疑地说:“会不会是综合场副业组干的?”
“哦!”郭胜虎猛1拍大腿,立刻想起了啥,说,“对了,往常我爸爸总比我先回家,今天落黑了才进屋,身上沾满了泥巴,怕是他们挖的哩。”
“这1说,事情更明白了。“花茨藜”姑娘气呼呼地嘟着嘴,1跺脚说道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