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苗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逃离四合院:年代弄潮儿 > 第122章 这特么的是他三弟???
王援朝也不推脱,将装备栏呼啦啦都换上,就坐在了患儿床边的小凳子上。

小娃娃也睁开了眼,看了他几眼,满是无力与痛苦,还咳嗽了几声。

让人看的心疼。

小娃娃面色青黄,咳而喘满,口周围色青,唇淡。

拿过消毒棉球,擦了擦手,然后拿过小娃娃的手,发现对方手心无汗。换了一只手,同样无汗。又看了看小脚,同样无汗且凉。

如此高热,但却无汗。

他又拿起娃娃的手,仔细观察食指手纹。

食指指纹络脉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,所以诊食指脉络和诊寸口脉,是一样有参考价值的。

然后大家就看到王援朝在用手指推小娃娃的食指,从上往下推。

有观摩的年青医生不解:

“这是?”

黄云连忙解释道:

“这是小儿食指脉络诊法,对婴幼儿的特殊诊法。”

他现在有点相信,师父马二琴说的是真的了,因为王援朝连这玩意儿也会。

黄云并不擅长儿科,至少他是不擅长这个手法的。但刚刚,他们一群主任副主任医师,恁是没人用这招。

不光是那些年轻的医生,连患儿父母,眼神都明亮起来,有区别啊!

黄云有点怀疑,自己的教授方法,确实耽误了王援朝。

推了几下,脉络就出来了。

青色,主惊风,直透气关以上。

脉络分风气命三关,到了命关,就代表邪气入脏,危及生命了。

看小娃娃这样子,如果今天还控制不住病情,就真的危险了。

王援朝继续检查,在小娃娃身上按了按,发现对方胸腹满,有膈动。

“帮忙拿个压舌板!”

要观察舌头了。

但这种奶娃娃,话都听不懂,怎么叫他伸舌头?

旁边很快有人递过来刚刚做过消毒的压舌板。

王援朝一手轻托娃娃下巴,一手将压舌板迅速探进了娃娃嘴里,轻轻一压,一探,又快速抽出。

“呕……”小娃娃呕了一下。

王援朝瞬间看清楚:舌质淡,苔灰白。

舌质淡,主寒证或虚证,苔灰白,为外感后传经邪热。

王援朝诊断了这么久,小娃娃都没乱动,他决定再诊个脉。

小孩的脉象不是不能诊,主要是小孩子没耐心,会乱动。

而这个小娃娃可能确实精疲力尽了,所以刚刚的医生们,也诊脉了。

小孩手腕太小,三根手指肯定没法诊,只能一根手指上了。

一根手指要完成三根手指的活(对应寸关尺三部),这也是绝对的高水平操作。

王援朝平心静气,珍断了双手脉。

脉浮滑,浮脉主表证,浮中见滑,主风痰在肺。

王援朝是把所有能诊的,都诊完了,深呼一口气,道:

“开方!”

众人一震,出结果了这是!

主任连忙问:

“王医生,这到底是怎么了?”

王援朝道:

“患儿为太阳中风,营卫不和,肺气不宣。虽然高热,手脚却凉,舌质淡,所以不是热证。

脉象浮滑,浮脉为表证,风寒束表,阳气外浮,此时体内营卫失调,有浮脉和发热的表现。

此病属于感受风寒,当辛温解表。但之前用了辛凉之药,以至表郁邪陷,肺卫不宣,所以咳而满喘。

而且孩子有风痰和惊风。

开方吧!”

王援朝气定神闲道:

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,桂枝五分、白芍六分、炙甘草五分、生姜二片、大枣二枚、厚朴五分、杏仁十粒、僵蚕一钱、前胡五分。”

黄云拿着药方就去抓药。

这待遇,副主任医师亲自抓药啊!

众人就在那干等,也不说话,刚刚大国手弟子的话,有的年轻医生,复述一遍,都做不到。所以大家实在不知道说什么。

任谁都看得出来,这个大国手的弟子,很年轻。

很快,黄云端着煎好的药过来了。

小娃娃服了药。

年轻的父母也很紧张,这次的大国手、的弟子,会不一样么?至少刚刚看病,诊断,开药,说的一套一套的,让人十分信服。

众围观的各级医生,也很紧张,毕竟,连他们主任副主任都束手无策的病情。

过了一会,小娃娃出汗了。

主任一直盯着进展:

“身出微汗!”

黄云惊喜道:

“解表了!”

中医的逻辑,就是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,寒则温之,热则凉之。而表证就需要解表,也就是汗解法。

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,风寒就是寒则温之,要辛温法,风热就是辛凉法,之前这些医生就是用反了,药不对证,反而加重。

众人松了一口气。

过了一会,小娃娃自己睁开了眼睛,能这瞅瞅,那看看了。

年轻的父母瞬间觉得,有好转了。

主任立马叫了护士来测体温。

“38.4!”

众人皆是振奋,高热退了!

之前可是40度了啊!

年轻的父亲开始流泪,太激动了,这些天,他的煎熬,揪心,这会终于看到了曙光。

王胜则直接惊呆了,这特么的是他三弟???

不会是这小子把他的医书,自个都翻遍了吧?

上次回家,他看的就很入迷!

进入状态了都!

肯定是的,不然没法解释!

如果三弟自学,那么跟他一样,读了好几年的医书,然后悟性奇高,再有名师指点,就说得通了。

自读成良医的,中医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的。

这样的怪胎居然是自己亲弟弟!

关键是他的主业是文工团工作,还不是医生,这真没地儿说理去。

几个主任、副主任,是既开心,又失落,他们一把年纪,都活到……

护士过来提醒,该吃饭了,都12点半了!

王援朝扭头一看,不是大嫂还是谁?

本来准备去大哥大嫂家蹭饭的呢!

黄云道:

“要不先吃饭吧,吃完了再过来观察,也不影响。”

孩子母亲欲言又止,其实她是想让医生守在这的,但不让医生吃饭,不合适,人家刚刚把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。

孩子父亲连忙挠着刺发,道:

“先吃饭,先吃饭,都这个点了,我请,我请,我们去下馆子吧!”

王援朝摆摆手,人家父母都这样了,哪能让人家请客?道:

“医院有馒头吧?我啃几个馒头就行!”

“有,有!”

堂堂大医院,食堂还能没馒头么?

不一会,大嫂就端来了馒头和咸菜,众医生也就轮流在走廊狼吞虎咽。

黄玲这才发现,小叔子混在其间。

“你怎么在这?”

王援朝道:

“嘿,不是想给你们送收音机的么?结果我大哥和你爸,都在这,我就……”

黄玲惊诧的站不稳了:

“刚刚发号施令的是伱?”

王援朝不好意思的笑笑,道:

“我在奉天得到了师公的指点,醍醐灌顶,顿悟了,顿悟了!”

黄云过来道:

“别一惊一乍的,援朝天赋异禀,药到病除,你该怎么忙,忙你的去。”

黄玲不敢跟父亲争辩,灰溜溜的缩到了一边,跟丈夫王胜打听去了。

(本章完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